酒香不怕巷子深 筆勁無愁文章冷
寫文章不一定是非要多少人看,只不過换了種方式抒發自己的情感!
畢竟真正能靠寫文章赚得盆满缽满的人,是非常少的。
2019/2/1 接近春節這週來習慣性的強迫症又來,明明1個人過個年還拼命東西往冰箱塞。
嫉妒的人往往特别喜歡来打聽你的近况,且特别希望聽到你不如意。所以有人嫉妒自己的話就能躲多遠就躲多遠吧
出租房的樓上住著怪叔叔,沒事就盯著整隻樓梯住戶找蹅,前天碰到我就沒好氣說:妳只想到收租而過來時要巡視四周看有沒有漏水什麼的------------------指後陽台水管漏待我找水電師傅看時根本就沒有漏。收租好像很礙到他眼呢?
不會欣赏自己,浪费時間去嫉妒别人----這是病,得治!
「嫉妒」和「羨慕」都是一種很糾結的情緒,會引起我們妒羨的是別人擁有的好,而不是對方的不幸
但羨慕和嫉妒有點不同,即「嫉妒」遠比「羨慕」來得更有攻擊性,也更容腐蝕人心。
當一個人「嫉妒」別人時,他心裡想的是取代或消滅對方,是不容許共存的,也就是一山不容二虎
而「羨慕」不同,當你仰慕某個人時,你會把對方當作參照激勵自己更好。你不會覺得有你就沒有他,你們各自擁有的美好是可以同在的
這也是嫉妒最可怕的地方,它雖看似無傷大雅(你不一定覺得會嫉妒的人一定是壞人)。因為真正最嫉妒你的那人不會表现出来,也不會讓你覺察到是他/她在害你。
嫉妒一個人會做什好事呢,
除了造成壓力,并且惴惴不安不知道他要接着弄出什麼来……除了不理他,真的拿不出什麼辦法来。
鄰人怪叔叔就是這樣的人
嫉妒會在不知不覺中綁架一個人的善良,不斷地在心裡倒鹽酸,侵蝕他成長的欲望 久而久之,這個人就不願花力氣讓自己變好,總想如何把對手拖下水,只要把對方搞爛自己就不會顯得太糟糕。
她日子過得壞不壞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很難真正的快樂
------------------------------------------------------------------------------------------------------------------------------------------------
接續回來上集
怨懟父母責怪原生家庭已經毫無意義,能改變我們的只有我們本身
當怨恨太多時愛無法進入,而一個沒有愛滋養的生命要嘛走向枯萎要嘛走向滅亡!
母親這種病那不知所以的痛苦、空虛、自我否定感到煩惱的人並不在少數。即便外表看起來是光鮮亮麗
與父母和解
我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问题,可能都從我们的原生家庭而来,而這些陰影也可能不自觉地继續傳遞到下一代。
已经成年的妳,可能和年邁蒼老的父母有着難分難解的纠葛。這無關父母现在是否仍然健在。
父母親若是没有處理好自己的過去,這些會在婴兒誕生后像陰影一樣继續隴罩在婴兒室中,影響父母對婴兒的想像与看法和他们之间的互動關係。
婴兒的情绪勾引出父母的情绪,而父母的早期經驗又反過来影响他们,這些错综複雜的情绪環環相扣
不知覺,我们就會讓這個没有長大的自己,和子女重演着心理的劇本。
和父母和解之路,首先是接纳和面對。畢竟父母并非心理学家,他们不完美,但我们可以用已經長大的成熟的自己来重新看待和父母的關係。
一旦開始接受父母也接受他们是普通人,這樣妳才能開始接纳自已,打開心门讓愛走入生命中,也同時走出對雙親的依赖。
這是與父母和解的第一步,也是最艱難的一步,因為我们往往會拖延這個决定。接下来就試着放下曾经带给我们痛苦的失落和傷害。
其實父母是無意要傷害我们的,而是他無力做得更好。家庭也無法一碗水端平
成長带给我们可以重新做選擇的力量,用成熟的自己来為自己創造美好的回憶,淡化過去不愉快的經驗。
与父母和解之路,可能是漫長的但對我们来说,却是彌足珍贵的旅程。
此過程有時需要專業工作者的陪伴。
「我们無法改變過去已發生的事件,但我们能改變的是我们對它的感受,對我们的衝擊,同時改寫它對你的意義」。
家族治療大師玛莉亞‧葛莫利(Maria Gomori)說。
無論你的童年是艱難或幸福的,
總是可從其中得到一些寶貴的资本。
而且學到用成人的眼光,
去了解父母行為背后的原因和意義,
將负面經驗轉化成正面的力量。離開過去生活模式學會和原生家庭和解和諧相處。
追本溯源,尊重自己的源頭
世上確實有很多不稱職的父母,我们無疑就是受害者了。
但抱怨是没有用的,想要快樂,必须改變自己,放棄自己是受害者的想法,這是唯一的路。
内在的平安喜悦要由自己负责,你還是可以在内心平静理解的情况下,與父母互動,你越是能與自己的源頭和睦相處,就越能爱他们,人生就越顺遂。
你现在已经不是那個必须在父母呵護下成長的孩子而是成熟的大人了,但你内心深處還住着一個缺乏關爱、非常不满足、不快樂的内在小孩
請你在每次觉察到他的时候安撫它——你可以成為自己想要的那種父母,關爱、接纳并包容你的内在小孩。
而面對父母,你要知道,他们怎麼對待你是他们的事,但你如何對待他们则取决于你。
讓愛流動找到原有的序位
最基本你要知道的是不管你的父母曾如何對待你,而你是如何的不認同,父母對待你的方式并非出于他们的意願,他们被設計去做那些事背后有着很多的因素。
如果你看见這一點,你将不再责備你的父母,他们對待你的方式缘于他们在婴兒子宫期時生命最初始被對待的方式,以及過去的前世記憶和往后人生的環境影响等等因素。
如果你可以了解這點,親子關係中發生的一切将可以被接受,然后爱将再次流動并找到原有的序位。
當與父母的關係找到序位,所有的關係也将因此找到序位。
你覺得和父母打交道很煩,但你的父母可能比你感到更大的困擾和痛苦。
相對父親言,在子女和母親的關係中更容易產生壓力和矛盾。這可能是因為在多數家庭母親「主內」母親更多照顧生活起居,更關注子女的心理狀態,和子女在情感層面的溝通多,她們對親密感的要求比父親更強,也可能會因此而做出更多被子女視為是侵犯或干擾的行為比如偷偷檢查孩子的房間等等,這就是你討厭母親不討厭父親的原因
為何我們不願對自己父母/孩子進行自我暴露呢?
自我暴露不完全,雙方信息不對稱,彼此缺乏了解—— 你所以為的那個父母,並不是他真實的樣子
自我暴露的缺乏也使精神層面的溝通不順暢。我們發現自己雖和父母保持表面的,但已經成了精神上的陌生人,這加劇父母和子女在關係中的矛盾感,為何產生矛盾的情感?
1. 個體有獨立要求,
希望自己獨立和與父母的鏈接形成了衝突,而在獨立過程會遇到很多問題和阻礙,但我們又不再希望父母來安排指導自己的生活。而父母也難以把握什麼時候該給支持,什麼時候應該放手。支持多了會不會阻礙孩子的獨立?放手會不會讓孩子摔得太狠?
這都不可避免地會使雙方產生矛盾的情感,
3. 子女和父母之間缺乏對彼此的信任
每人都習慣站在自己的立場,因而總對他人產生偏見從父母的角度來說,他們習慣於用
過去眼光看我們。當我們離開家庭、與父母分開生活,父母跟不上我們變化的腳步,一個新的孩子與他們舊有的認知發生衝突
同時,我們也對父母的觀點也充滿偏見。我們也在缺乏證據和驗證的情況下,對父母的能力有種本能的不信任,認為自己接受的新觀點無法被父母接受,我們做解釋也將絕對無法被他們理解
如何和父母「重新鏈接」?
在日常的語境中,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總會將父母看作是主動的一方,是應該承擔起改善家庭關係責任的人。
作為成年子女,你應該在和父母溝通中發揮更多的主動性,承擔起和父母重新建立鏈接的責任。
1. 警惕「偽獨立」狀態
獨立不是與父母決裂也不等於與父母情感隔離和迴避。你須明白,你的獨立和父母之間的鏈接不是非黑即白的。如果你所認為的獨立是與父母完全的割裂,這可能是你陷入了不健康的偽獨立狀態。
而和父母之間的關係缺乏滿意度,也會使你感到更孤獨、不快樂。
2. 主動修復你與父母的過去
子女認為自己受到童年創傷困擾時,會更容易對父母產生矛盾情感。但現實中,很多情況是雙方並未就此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處理,孩子覺父母對自己有所虧欠,但父母甚至從來不知道,自己過去的行為曾對孩子造成什麼的傷害,或者不明確造成傷害的原因。
因此處理你的童年創傷可能是第一步,你可以試著與父母坦誠、深入地探討你們的過去。
3. 拋棄偏見,選擇信任
給予你的父母「有能力」的預設,而不是本能地認為他們「不能」學習和理解你現在的生活當你覺得父母一定無法理解你時,你也對父母做出批判,實際上你也無法用開放的態度對待父母。
當你告訴父母什麼是你更想要被對待的方式,可能你用實際行動去示範一種信任、開放的態度,是更有效。
4. 逐步向父母介紹一個新的你
幫助父母了解你所處的環境,了解你生活和心理上的變化我們總會認為,父母年齡比我們大,是照料者的身份,但是實際上,他們和我們一樣,也是第一次應對這些親子間的問題和挑戰。主動付出努力,嘗試與父母重新鏈接,歸根結底是為了你自己。我們在這世上如此渺小,如此孤獨,而父母是你可以嘗試去鏈接、降低彼此孤獨感的人。你已經在時間中,成長地更加豐富、更加立體。也許,是時候向父母重新介紹你自己,也重新認識你的父母了,就像初次相逢的人一樣。
生活已如此艱難,今生有著父母與子女緣分的我們,為什麼還不好好相愛
如果憎恨父母,就無法真正的接纳自己。這話有道理。
我们經由父母来到世界,妈妈是我们生命一部分,恨她,我们也會攻擊自己。
因為潜意識清楚,我也是妈妈的一部分,我和妈妈交融在一起。
我们有時不讓自己過得好,有時會把生活弄一團糟,用自己的失败和糟糕向媽媽示威,你看吧都是你害的。或者我知道你希望我成功,我偏不成功,我要讓你失望。
如果我過很好,那我會離你遠點,我對你冷淡,誰叫你當年那樣對待我。爱恨情仇這樣才叫做交織。
但每一攻擊、報復或疏離,其實都讓我们痛苦。攻擊母親讓她流淚,我们潛意識里也會成為罪人。
母婴關係在我们人生中不僅埋下了伏線它编出的劇本,還特别虐心
人會有過不去的愛與恨也有改變不了的人格某部分。
但有两件事是我们可以做的:停止粉飾生活,停止勉强自己。
什麼是成熟?成熟是,接受一個這樣的劇本;
什麼是强大?强大就是在這個劇本的基礎上去改寫它。
很多人的痛苦来源于——只允許恨存在,不允許愛或者自己對媽媽還有一絲柔情;母婴關係不只决定了我们最初的核心人格,如果我们一直無法接纳自己對母親那些细微的矛盾劇烈的情感,我们將在往後人生也永遠無法停止自我折磨。
你逃避與她親近的痛苦,可你依然還是痛苦。你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懲罰那没有好好對待你的她,可你也一直在心靈深處懲罰你自己。
你没有放過她,你也没有放過自己不是吗?
你不能遗忘當年母親是怎樣對你,你以為你記住那些糟糕的時光是為了自己要勇往直前把過去抛在脑後;可是你一天也不曾忘记那些糟糕時光,其實是因為那些时光雖然糟糕,却是你作為一個孩子,妈妈给你的全部。你不敢忘。
無論她曾經怎樣無视你,傷害你,刺痛你,你仍然愛她。在你的本能里在你的潜意識里,那份爱一直都在。
不知道如何表達爱,就不要表達,但是允許愛存在。不用覺得羞耻。不知道如何放下恨,就不要放下,允許恨存在。不用觉得自责。這就是和解,與自己的和解。
和解,不是與父母和解,而是與對父母又愛又恨的自己,和解。
不要認為單親家庭、父母離婚就等於「不正常」家庭。
這是社會的偏見。
不管婚姻在不在,我永遠是孩子的母親。這個事實永遠都不變。孩子是需要母親的。請站回到「母親的位置」上,給孩子該有的愛,如此,孩子的生命才會安穩。這件事跟離不離婚無關
太多人的議題,都跟「家庭序位」亂掉有關。
有的家庭會出現「失功能的母親」。
所謂失功能是指無法照顧孩子、回應孩子身心需要、無法給出愛的母親。這樣的母親本身也可能來自一個「失功能的家庭」。
當女兒成了「替代母親」就因此被迫提前長大,被迫失去童年,失去一個做女兒該享有、該被對待的方式。
這樣的女兒長大以後,可能變成一個理性能幹的女強人,她不會撒嬌示弱不管在哪一種關係上,她會繼續扮演別人的「母親」會不自覺地想去照顧周遭所有的人。
這樣的「生存模式」沒有不對,但會叫她一輩子辛苦。
如果你曾經是這樣的孩子,而且你也覺得夠了,那就請幫助自己讓自己「重新站回到女兒的位置」吧。
不然你會一輩子都在當別人的母親,永遠忙不完。
最後,也想提醒你:當你這樣做時,不會有人感激你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