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開始閒暇時間都用在看Youtube。睡前還會聽視頻聽到睡著。
我的西瓜視頻 房奴生活30年旅遊頻道 https://studio.ixigua.com/content
我的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RebataHsieh/videos
沒事看Youtube有事問Google 。做視頻要成功的條件不是有美食美景,就是寵物貓阿狗阿,要不就是美女。這些條件在歐巴嗓身上都沒有怎辦?
是的,視頻以廣告流量與點擊率為變現能力。但內容往往才是理智的選擇。尤其是心理學邏輯學思維我更愛看。
21世紀是搏眼球的經濟。無論怎樣秀下限表演只要有人看鐵定能紅。許多網路的生意自動跟道德分開。臉皮良心不要緊。能營利最重要。
苦苦寫幾十萬字的部落格,除了給自己記錄留念還提供素材給Google搜尋引擎。其限制很大。
為何我不具備做Youtue的優勢還想作視頻? 其實youtube是種積累,是耐心毅力的考驗,我不以為幾天幾個月就能成,正如寫部落格,我從2005開始寫少說也15年才百萬點閱人氣與流量,所以對上有老下有小要養的年輕人只能當副業,直到妳紅火的足夠養家活口,故我也當做副業結合興趣而已。
目前致力當搬運工。雖過去有10多年旅遊經歷卻總沒空好好整理。將幾十萬檔照片轉變影音檔將是大工程。
歸納以下幾個理由。 改變自己是永遠不變的道理。
【壹 】 興趣
1 過去二年2018-20年。頻繁在mobile 01 政論可能太過入戲 。時常與1450網軍間政治理念不同而爭得面紅耳赤。影響心情影響睡眠<>。在01網路二年了解網軍勢力之大難以想像。1450有錢領而我要付會費再讓自己心情不好。這種事做得出來,為何作Youtube不能?
2. 6-7年前開始無酬帶鄰人出國,張羅火車機票住宿等等沒錢賺有時算錯帳還會自己賠錢。--若非興趣支撐著出去花錢的都想當大爺誰要又做爹又做娘?這種差事都幹,那做Youtube 為何不能?
3. 從2010買出租房繳房貸,開始至今 首尾11年,其中經歷過無數困難。至今無悔
4. 寫旅遊部落客,說起來真不誇張。自己出國玩花的錢都能在幾十年前買1-2棟房子了。
從2003Anyway開始到無名關閉 又從2013到隨意窩至今18 年。不曾賺一毛廣告費,沒賣過讀者們一樣東西,其 能持續的動力是啥,毫無利益交換的事才是你真實的面目與興趣。
興趣就是沒賺錢甚至廢寢忘食也會做的一件事。換句話說興趣是不能當飯吃。要有點經濟基礎餓不死的人才能做。
5。我看過西雅圖老胡的【油管研究所 】專門研究youtube。他有二個理論說服我。
一: 獨創的20萬理論:
他說 世上如果有20億的人會說中文,那20萬只是萬分之一。一萬個說中文中如有一個人喜歡你,再不濟也有20萬人喜歡你
我們通過20萬人中找1000個熟人。再從1000人中 找出100人能做朋友
他說 這個世界上至少有20萬人喜歡你。
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這些人,讓他們成為你人生旅途的伴侶,或者是啦啦隊員。
不要在乎別人對你負面的評價,你已經足夠好,好到全世界至少有20萬人喜歡你。,
這個視頻讓我感覺好像明白但又不明白。所以看了2次 。
我體驗到的是把自己做好,因為有一小部分的人會喜歡你和你有相同的價值觀。
就好像有人說只把注意力放在喜歡你的人。而不是惡意打壓你的人,即便你還沒找到和你相同頻率的人,把自己放出來吸引相同的人。
應該也就是這個影片想傳達的20萬理論。
極大部分人是不說自己的觀點,也不知是沒有觀點,還是不肯講出來。老胡的頻道3年訂閱數也只有4萬多人。
我有跟老胡一樣: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的感覺?
二: 飯店理論非常棒!
就是天天有開飯店的,天天有倒閉的。關鍵是自己行不行。
找到自己的那把刷子,發展自己的長板,互聯網會把屬於我們的讀者帶到身邊來,形成自己的一片天地。
【貳】 學習 人生而有崖學海無崖
初步剪輯軟體我接觸的有 威力導演,微軟的電視電影。Adobe Pr。都要付費很複雜,簡單好用目前我只找到大陸版本的剪映。
光指軟件界面介紹來說,
導入素材 剪輯流程 -
剪輯基本操作: 刪減、分割與截取素材 調整素材順序 撤銷與恢復 -
添加和調整音頻 -
調整視頻速度 -
添加字幕 添加轉場與轉場音效 -
添加特效 - 視頻背景 - 美顏效果 - 調色 貼紙與動畫 - 導出視頻 - 軟件優缺點
光這些對年輕人士就不一定會,年長的就更燒腦筋的,
出視頻是一種強制性輸出。 人老不老不是年齡決定而在於學習心態。
任何一件需要努力的事情,能做到每日更新都不簡單。
自己上鏡,知道自己哪方面行與不行,說話,表情,面對鏡頭膽怯,還有各方面的評論。
做自媒體可以提升一個人的能力和魅力。
或許這也是利用網路和人交朋友最真誠的方法,不然真的人人都在網絡世界中逃避自己有方向和興趣的學,事倍功半!
為何我的頻道取名叫 : 房奴生活30年日記?
有人說只是有間房子出租也能叫房東?那人家生10個孩子當爸爸,難道生一個就不叫做爸爸嗎?
加上2010年移居三峽時同時在中和整理老屋出租後就開始四處遊覽,沒專心經營,房客問題很多應該是自己Ng了。
做自媒體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相信有網友的支持。我不會停止往前走的。
我也不會像老胡立下偉大目標: 【二個一百萬】,
他說在三年內要達到一百萬訂閱人數,或是收入達到一百萬。
我是做十年計劃。下一個十年會更好。
每個人都可成為自己的頻道主,目標不一定要當網紅而是記錄自己人生。從過去到未來。
努力而不過於苛求,放下而不輕言放棄
【老胡的油管研究所 】 老胡的長征 - 從0到1百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