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是憎恨心的一種,表現為先出現一種負面情緒,然後出現對別人成功的痛恨。

從客體關係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這個問題:人和別人的關係反映的都是自己內部的關係。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嬰兒期就形成了“好的我”和“壞的我”兩部分。

(具體內容可以看梅蘭妮·克萊茵的書)嬰兒有時候會自己打自己就是這種人格構成的表現。

如果嬰兒成長於嚴厲的父母,那麼他的“壞我”即不符合父母利益的部分,如尿床、想買零食玩具、不按時吃飯、想出去玩、不聽從父母命令等想法行為就會被嚴厲的打擊。

在這種打擊下,無力反抗的孩子就會把這些來自天性但又不被現實(父母)接納的種種自身特質“擠壓”進“壞我”的部分。這種壓抑本質上是反人性(本性)的。

這種思維模式會一直運作,讓這個孩子會在成長過程中壓抑所有不符合社會期望的特質,比如不想學習、性慾、偷懶、放鬆、娛樂、展現個性等等。

隨著不停壓抑,漸漸地,他的“壞我”越來越多。

雖然這個人認為似乎只要把壞我壓抑掉,他就越“好”,但事實上,天性的不合理只會引發壞我的反彈,造成和壓抑程度對等的自我對抗。

這種人格模式的人往往是努力的,在外人眼裡也很容易作為模範孩子。但對人的成長來說,這種人是痛苦的,就像為了讓自己長的高的禾苗一樣,他們努力掙脫“骯髒”的土地,讓自己盡量向天空伸展,以獲得外界(父母)的誇獎。

但越遠離壓抑基於他們真實天性的壞我,他們也就越失去自我,越難感受到活著的真正滋味。 能讓他們緩解痛苦的只有努力上進後獲得外界讚揚時的短暫成就感了。

但這種成就只是迎合了別人的期望,和他們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相去甚遠

理論講完,開始解釋具體問題。

別人取得成就時就意味著別人佔據了“好”,而別人好就映射出了你的“壞”。

這種壞是你長期壓抑和痛恨的,你對“壞我”的處理方式都是一致的,即“殺死”它。 殺死的方式是攻擊它,讓它消失。

但自我的攻擊又會自發我們心理的防禦,其中一種防禦叫投射,即把對“壞的我”的攻擊轉移到外界去。

轉移到誰那裡呢,當然是那個激起了我們自我攻擊的人了。

解釋心理模式的過程其實就是告訴解決方法的過程,有心的話題主應該已經知道怎麼做了。所以絕大多數心理問題的答案都是“自我接納”

真正對孩子造成影响的不是父母离婚,而是父母。

如果父母本身便不配為人父母,那對孩子来说,离不离婚,都是災難。

家庭對孩子的意義并不在于是否真的完整,而是父母親各自的功能是否良好,這包括共同爱孩子的能力,维護双方在孩子心中的權威以及爸爸妈妈對彼此尊重的態度

嚴重的,甚至會觉得是自己拖累了父母,耽误了父母,然后把负面情绪往自己身上揽,再也無法好好地當一個“孩子”

而當孩子在依舊感受到来自父母的關懷和爱的情况下,再看到父母為自己人生负责的行為,這對孩子来说,也是樹立了“對自己负责”的健康生活態度。

“為了孩子不離婚”才最不负责任的行為。真正傷害孩子的是缺爱的家庭環境,而不是單親。

 

不要轻视童年時代的恐懼与不安,它们将伴随人的一生;不要低估孩子的洞察力,他们什麼都知道。

 

” 父母離異不是造成孩子性格缺陷的主要原因。

最根本原因的是,孩子没有從父母那里穫得足够的爱和關注。

離婚,不是问题;

單親,不是原罪;

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包袱或者私有财產,才是问题,才是原罪。

有很多单親家庭爸爸、妈妈,都會不知不觉中陷入這種错觉。

他们會把女兒,兒子,當成是缺席的妻子、丈夫,甚至要讓孩子承担起本應該属于伴侣的责任。

在這種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失去身份認同

還有的父母,把對另一半的恨發洩给孩子,無故打骂,或者在孩子面前不断说對方的壞话,要孩子给父母站隊,會讓孩子更加痛苦。

這樣的童年對他来講,是在接受父母雙倍的怨恨。

長大后,即使是他爱的人,他依然無法相信對方。

婚姻關係结束了,親子關係也并不會断裂

這就是没能继續做夫妻,但依然是孩子们的父母。

所以说:離婚,并不代表孩子一定過得不好。

真正影响孩子成長的,不是離婚,是父母。

----------------------------------------------------------------------

偏见可以有多可怕? 偏见最可怕的一點就是:讓人失去了自己的思考能力,爾後變成無脑攻擊他人的“怪獸”。

而没有什麼,比偏见更能傷害一個人。因為人们在龐大的信息量面前,停止了思考。

我们每個人都是靠主觀認知来理解這個世界的,但當他们不願意思考和接纳的时候,這種認知習慣就會變成局限。他们不想了解,不想理解,但是很想發表自己的意见。

這其實完全就是在偏见里自嗨,而我们還無法跟他争辩。

每每看到這些事例時,我都會想:這種偏见的、被低水平認知所局限的人,真的是太可怕了

許知遠在《偏见》中所说的那樣:“大多数人束缚在自己的视角里,寧可接受“偏见”掩蓋真相,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偏见。

如果漫無目的的正義是一種邪惡,那麼合上正在向人谩罵的口,或許就是最大的善良吧。

我们對未成年人的無脑保護,其實是最残忍的傷害。

這類人格障礙没有高级情感,只有原始脑的即時刺激,不會愧疚与後悔,只相信暴力勝于一切。

事實却向我们不断證明:更多时候,宽容只能變成縱容。

請記住,心理健康在每個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真的高于一切。

人,實際上都是一種產品。是社會 教育的產品,最重要的,是家庭的產品。

孩子性格有缺陷,问题往往出在早年的撫養”。

残酷也是世界的一部分,要懂得回避危险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因為是家人,家人“不會”離開,所以才更容易越界

人,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

而這種思维模式简单来說就是:讓你嘗過苦瓜的味道,你才能真正體验我此刻的

我们曾经被對待的方式,轉转化成了我们现在對待别人的方式。

----------------------------------------------------------------------

一般来说,虐待會带来4種不同的情绪,分别是:绝望,孤獨,無助,恐懼。

其中,無助感和孤獨感跟死亡的體驗很像,是我们最不願意體验的两種感觉。

而虐待恰恰會讓我们體验到這两種感觉。

而親人是安全的是不會離開的。因此有很多人在外面受了一些壓力,

這種體验讓他们感觉特别無力,無助和 孤獨。

回到家里后,他们便會不自觉地選擇虐待親人希望通過虐待的方式,把受虐后的無助感,孤獨感傳遞给别人感受

作者:壹心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6687386/answer/558513712

那為什麼會有1/3的人仍習慣被继續虐待呢?

這是因為只有在他爸爸打他的時候,他才觉得,跟爸爸的關係是较為親近的。

因他妈妈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離開了家,他唯一的親人就是爸爸贯穿到孩子的整個成長,父母皆是孩子的重要客體對孩子来说,重要客體有總比没有好。

這也意味着,哪怕是壞父母,有暴力倾向的父親,也比被父親抛棄好。

這種願望背后隐含的内容是,企圖得到“我”所恨的客體愛的回應。

因此,才會有那句“被虐待的人,其實是有受虐的願望”的存在。

如果你曾经遭受虐待,請告诉自己,自己已不再是受害者,那是過去。

我们之所以會選擇不断向他人提供帮助,很多時候是因我们内心深處渴望“被需要”。

但其實,對比起提供帮助来换取親密感,高质量的合作或相處,會更能迅速拉近两人的關係  更快擺脫“孤獨”的感觉。

如果我们從小就習慣照顾他人,不断無私對别人好,倾盡自己所能提供帮助,那我们便會不自觉忽视了自己的内心需求,继而不習慣且不知道該如何接受来自他人的善意和帮助。

而當我们在帮助的那個他不再需要我们提供帮助時,

我们便會很容易陷入“孤獨”和“没有人需要我”的焦慮感中。

若想要讓生命重獲力量,就要懂得先放下恨。

唯有恨變淡了、消失了,才能真正地擺脱原生家庭,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弗洛伊德對早期经验重要性的論述主要集中在兒童生物需要的满足与挫折上,這些需要的適當满足會促成人格顺利發展,而過分的放任和挫折都會使兒童固定在某一階段并產生人格的损害。

想要擺脫原生家庭造成的人格缺陷,那就要先放下對原生家庭带来的恨意。

童年確實决定了我们生命初期的生命质量,但成長却是我们自己一輩子要去完成的事情。

若我们將自己留在童年期,一直纠缠在對父母的怨恨中拒绝改變和成长,那我们自然很難擺脱来自原生家庭的枷锁,活出了自己喜歡的模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房奴生活30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