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網走破冰船. - 【2015北海道】網走破冰船,知床斜里,流冰慢車號,鄂霍次克之風流冰特急

2015/2    北海道網走破冰船 

https://fairyseyes.blogspot.com/2015/05/blog-post.html 

我們應該要給孩子一點討厭父母的空間 

最近一個補習班老師呂捷談孝順的影片,看得讓我頭皮發麻,尤其是下方超過萬人的淚推與分享,更讓我感到害怕恐懼。
「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卻各自有各自的不幸。」
在我身邊相似的家庭非常少,各自不幸的家庭占了多數,而這些不幸,居然也有某種程度上的相似,每個人的人生都somehow被自己的父母給搞砸了。
我想心理學上應該有明確的分類了,但我自己想把「愛」分成四個層面:道德、情感、言語、行為。
道德:我是你的誰,所以你「應該」要愛我。
情感:只要你快樂,我也快樂。
言語:「我愛你」「有我在」「謝謝你」「對不起」「我和你一起」能夠說出來讓對方感受的到在乎與愛的言語
行為:陪伴而不干涉,讓人感到安心、舒服、快樂的行為,親密動作 (擁抱、按摩),或其他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是重要的行為。


大部分功能失常的親子關係中,通常只有道德上的愛,然後在其他三項無限制的操控與情感勒索。
在華人含蓄內斂的文化下,健康親子關係中缺少的,可能是言語上的愛,但言語愛也是我覺得這四種裡最不重要的,如果有其他三個的支持,愛不一定透過言語來傳達。

呂捷在影片中提到的「父母辛苦養大你們,買房子、買衣服、煮飯給你吃,還供錢讓你去補習讀書。」
在我看來這些行為與愛一點都沾不上邊,提供吃、穿、住、教育,只是在盡父母親該盡的義務而已。如果這是一場交易,一場回報的遊戲,是不是他們提供吃住教育到我成年經濟獨立後,只要我也在相同年限提供同等待遇,這段親子關係就可以銀貨兩訖?(相信我,有很多青少年的孩子很樂於接受這個deal)

物質的提供,誰都可以做,但不代表誰都是我的父母親。否則的話,money can buy me love。
父母難為,正是因為父母的功能遠超過於提供這些生活基本需求。
台灣在早期農業社會,經濟狀況普遍不好,要生養小孩都不容易,能夠衣食無虞的養活都是萬幸,因此親子的表現很容易得透過恩情回報來呈現。但若要以農業社會的角度來經營現代關係,父母親對孩子的愛,會不自覺的變成一種投資型的愛,我愛你不是因為你是你,而是因為我投資你,會有回報 (金錢、面子),我才要愛你。
而呂捷在影片中說的「你郭台銘嗎?為什麼他們要了解你,你有了解他們嗎?」

正是這種病態的投資型親情的的展現。「所以我得成為一個在社會上有地位有錢讓你有面子的『成功』人士,你才要愛我,你才會想要了解我嗎?

難道我就不能只是我嗎?如果小孩跟父母說:「你是郭台銘嗎?為什麼我要尊重你呢?你有尊重過我嗎?」這樣可以嗎?
再者,一味的要求青少年時期的孩子體恤父母,其實是一件很不合邏輯的事。呂捷很顯然是不懂青少年心理學的,青少年時期,心智與自我認同都在快速成長和整合中,他們要學習的其實是處理很多內在變化和整合外在同齡人際關係。又因親情中血緣與共同生活的特殊性,即使與父母親關係再怎麼不好,都不能跟外界朋友關係相提並論的  

( ex: 你對你的朋友這麼好,怎麼對你爸媽就這麼不禮貌? 一樣又是一句無助於已然破碎的親子關係的句型)。

體會父母親三四十歲的生活、辛勞、心境,都不是這個時期的發展重點,他們真的不會知道中年人面對的是什麼,要怎麼去體貼 (和父母溝通管道、情感交流順暢的小孩,可以體換),但大部分的人,都得到了真正有小孩之後,才能在經驗中去體會當真正當父母是什麼感覺;反之,所有父母親都曾經是青少年過,都知道那個時期的難受和衝突,用這種「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爸媽很辛苦,你要體諒」「你長這麼大了,還這麼不會想?」來責難小孩,對已經破碎的親子關係一點幫助也沒有。


他們可能會問:「可是大人不是比我們更早面對這個世界嗎?不是應該走過青少年這段了嗎?不是更能理解嗎?為什麼要單方面的要求第一次來到這世界的去理解我根本沒經歷過的父母那個世界?

還沒有發展理性思考能力的小孩,可能會有更極端的內在聲音:如果你們沒有要好好愛我、了解我的話,為什麼把我生下來?生長在這裡是我的選擇嗎?你想要在我一出生就把我"蕊死"我難道不希望重新投胎一次嗎?」
有過類似經歷的,就會知道青少年的心中旁白是很恐怖很直接很真實也很殘酷的。
芬蘭這個以孤兒院為背景公益影片,就對所有的父母提出一個問題:
「如果你是小孩,你要選擇誰當你的父母嗎?」

這些往外逃的小孩,大抵在生命的這個階段,都出現了同一種現象,他們長期在家裡沒有獲得肯定 (或者從來沒有)也沒歸屬感,跟父母一直處在一種我覺得你們都很討厭我,我也很討厭你們的狀態。

於是一天到晚只想逃,逃得越遠越好,只要能擺脫這一切就好。

在情感、言語和行為上感受不到家庭的愛與溫暖,父母和社會卻只是不斷加強他們道德上的愛的枷鎖 (因為我們是親子,所以我們應該愛彼此,所以爸媽只要為我好做的都是對的)這只會把小孩子推的越來越遠。


我過得最不舒服的節日就是台灣的父親節跟母親節,這是另種文化對個體的強勢霸凌,以小S的語言來說,大概就是「用孝順包裝的殘酷」吧!這社會的溫馨跟濫情有時真令人窒息。我沒見過哪個國家把父親節和母親節過得這麼聲勢浩大的,也許是父母親都當的太卑微了太含辛茹苦,所以需要一天的時間來當偉人?

這兩個禮拜,電視廣告猛打母親節廣告,只要走上街,在任何賣場都無所遁逃「別忘了媽媽」「媽媽辛苦了」「媽媽我愛你」「母親像月亮」「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
台灣的母親節在媒體和商業的無孔不入下,變成:「全體肅立,母親就位,唱母親節芭樂歌!」的荒謬劇,然後在頒獎典禮中草草結束(獎品就是電視廣告中嫁出去的女兒返家手裡提的東西)
天下的父母都不一樣的,我的母親一點都不像月亮,她也不必像月亮。
我媽前年問我,為什麼好像母親節過得比父親節還有盛大,是因為母親比較偉大嗎?
「不是,因為女人腦波弱,比較好騙,讓妳開心一天,妳就可以繼續任勞任怨做牛做馬364天」我更好奇的是,在這些為爸媽歌功頌德的日子,那些沒有辦法得到父母愛的小孩都去哪了?有離異的,遭遺棄的,雙亡的,酗酒的,有賭癮,家暴的,性侵的,精神病的,言語暴力的,還有更多看起來無異於他人,卻是日日齟齬或是完全漠然相待的…

這些小孩每到這時候,都要狠狠的在傷口上被灑鹽,數量之多,我覺得他們都快變成醃漬物了。這些親恩浩蕩的宣揚,就是他們再一次強化自己「我不值得被愛」的時候。

任由自己縮小發臭…有些人甚至還曾跟著老師的指令做著一張又一張的媽媽我愛你的母親節和父親節卡片吧。
而在就是在這種父母偉大化的背景下,我們不被允許討厭自己的父母!

任何行為只要被扣上「不孝」或是「不尊敬父母」就沒任何空間可以讓自我流動了。青少年長成、個人自我形成的過程中,一味去要求這個碰撞的個體一定要和諧、要體諒、要自適、要和解,只會讓這個小孩越來越自卑,越活越沒有自己,很容易越來越討厭父母卻又在最底層否定自己討厭父母的情緒。


在親子關係裡,在物質需求之前,我們更需要被愛被尊重。一個物質條件不充裕的孩子不會自卑,只有不被愛不被尊重的孩子才會自卑。影片中呂捷說的他認為的偏差行為,都可能是孩子在家裡不被愛、不被尊重的表現。只是孩子沒有學過要求別人愛他、尊重他的語言。

其實,很多親子關係的僵化,都只是日常生活中積累的「小討厭」這些小討厭沒有好好處理,積久了會變成怨懟、不理解、叛逆期、無法溝通,久而久之,這些小討厭就會無限上綱成了「你不愛我的證據」更嚴重的甚至會變成恨。

到最後,這些情緒在這個社會上沒有任何出口(唯一在這塊島上能讓這些憤怒盡情宣洩,不受任何批判的地方,大概就是ptt的pay_home版吧)

只能期望孩子自己長大了、懂事了、會想了,親子關係就會解決了,但其實大部分到最後都只是雙方的隱忍維持著表面上的不衝突,就卡在一個不必親密也不必修補的狀態。

但其實不要讓關係裡,有討厭彼此的可能,這些小討厭就不會擴大。
試著去把這樣的情緒表達出來:「我雖然討厭你對我做什麼事,但是我還是愛你的」並且讓對方可以同時接收到自己的行為造成對方的不悅,但並沒有造成關係的傷害,這樣就有溝通的可能。
允許這樣的聲音,真實勇敢地被表達出來,這就是一種愛的語言。

這個句型,不一定要百分之百以這種樣子出現,句型是可以變的,每個人的關係、臉皮厚薄和創意不同,但是只要在對方出現你無法接受的行為時,提醒你不能接受的是這個行為,而不是這個人,是不是就可以在一次又一次的溝通討論後,拿捏互相尊重不越界的分寸?

這樣是不是就可不用把每一次的行為都放大、用來定義整個人?
有了這個彼此討厭的可能,是不是就有了愛流動的可能?
親子關係,從來就不必然是一個大人愛著一個小孩,他也可以只是一個不完美的人,愛著另一個不完美的人。

https://youtu.be/aaNxiYUSHbY   

看這一集中後面網友留言更是精彩了。 

以前挺喜歡這節目的,這一期真的有點聽不下去,感覺嘉賓們講的話讓我特別傷心。

從小經歷的有些不是挫折,是羞辱是不公,我想說甚至人長大後很多問題也是童年時期造成了,很大原因還是因為父母。

 

肆無忌憚的打罵讓人沒有尊嚴,遇到事不敢反抗,培養懦夫

你說的是物質方面的,中國父母很愛孩子,願意像你說的一樣付出一切,但就是因為這種沒有自我的付出,讓他們對孩子的控制和占用遠遠超過了孩子的承受範圍,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成就了他,就感谢父母;没有成就,就恨父母

我覺得打這件事本身不一定可恨,而是恨家長“無緣無故”地打你。

有的時候家長情緒不好,一點點無關緊要的事就把脾氣發到小孩身上,一頓揍。這種情況我記憶深刻,反而那些因我自己的錯誤而挨打的我心服口服。所以馬先生的父母是明白人,不是隨手就打孩子的人,也就不恨了。打也是有前提,不是為宣洩父母自身的情緒,而是有目的的打。昨天跟一朋友討論育兒,他堅信棍棒出龍鳳,並向我舉了他自身的例子,小時最怕也最恨爺爺,因為一做錯事就挨打,長大後最愛的也是爺爺。

總的說的底父母必需要有自身修養,而不是情緒失控後的猛獸。

李玫瑾說得好,如果一直以來孩子都是你自己帶,就算打小孩,小孩不一定會怨恨,就算怨但心裡還是愛著你的。

但是如果你不自己帶孩子,等小孩年紀大了接過來養的時候再打,小孩不恨你恨誰啊?你自己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亂管,還想小孩孝順,做夢去吧!

前些年北京大興滅門案,殺手就是奶奶帶大後,再跟父母一起根本沒感情,還常被父親暴打。最終釀成慘案。

並不是堅強的人就會獨立,而是被愛過的人才會獨立。

據說是因為人的心被接受才會成熟,如果幼年期被過度教育和理想壓迫,自我本來的樣子沒被接受的話,心理年齡就會停止發展

“打孩子這樣的暴力是家長教育無能的表現”認同這句的話的人要么是李玫瑾這樣的心理專家,要么是沒有孩子,要么就是壞……

本質上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基於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和理解,他們教育的高度就是他們自己的高度。

粗暴殘忍的對待自己的孩子,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這個高度的人。

李玫瑾強調父母要自己帶孩子,才能立威信。這話沒錯,但前提是父母需要講理 --- 懲戒是因為小孩做錯事,而非父母心情不爽而發洩

我什麼時候說專家的話一定是對的~我說的是看完再評價~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觀點~吸取有用的排除不認同的~而且,對於你這種隨便惡意詛咒別人的傻逼玩意~我也沒什麼好客氣的了~你所說的這些只會應驗在自己身上~

一個生活上的loser,躲在陰暗角落裡的臭蟲~一個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尊嚴,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的尊嚴,而不是摧毀一個人的尊嚴。

也就是基於給對方 應有的尊重、有惻隱之心、洞悉的能力、設身處地站在他那邊明白他、有說話的技巧、得當地表達⋯⋯⋯

本質上,中國社會貧富差距太大,資源分配不均,沒錢就買不起房子,娶不上媳婦,看不起病,上不起學,一個連基本生存都得不到保障的人是無法發展自己的精神世界。

太多人每天活在焦慮之中,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重心是對資源的爭奪,而在中國,權力受不到製約,一點點微小的權力便可以轉化成巨大的經濟利益,所以尤其在中國人們對權力的追求近乎病態。

所以偏激的教育有它的道理,整個社會充斥著算計和傾軋,在社會上沒人和你講道理,社會的大環境太過於惡劣,所以人必須從小就要厚臉皮,錘煉自己的心理素質,脫敏式和鈍感式的教育是符合當今社會需要的

看留言就會明白 再好的教育理論 根據每個的理解能力 都會有不同的解讀 家長比孩子更難教育

有愛有恨真感情,不敢恨的那不是有真感情

我很同意觀點,但想想有很多客觀因素造成狀況,父親要奔波賺錢,母親要去上班或照顧家裡,孩子年紀小的時候又確實是什麼都不懂需要生活和教育上的雙重操心,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是很大的,父母一定有很多做錯時候,但誰都不是聖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這還跟傳承有關,就比如我有孩子後,初次當母親,我跟孩子的相處方式有時真的會潛移默化的繼承我母親跟我的相處方式,我也算比較新一代的人,思想也算比較新了,但也依然會體會到養育一個孩子的不易,還預見到不管我怎不願意也肯定會被我兒女牽扯羈絆一輩子的一顆心,所以父母跟孩子間確實是有愛有恨剪不斷理還亂的血緣關係,

所以“我是為你好”“是我生你養你”的這些buff是必定存在,沒辦法,希望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育兒的普及,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會一代代的慢慢的有所改善吧

讓你特別傷心的是在你的世界裡沒有遇到像他們這樣理性克制的父母,而不是嘉賓們討論的立場。他們討論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無論言語批評還是懲罰,都是建立在理性合理的基礎之上,而不是你經歷的人身攻擊和侮辱。

我覺得其中嘉賓提到文化背景導致了我們父母那一代對於孩子的教育與現在不同。現在很多父母都是接受到高等教育和一些西方國家的理念所以覺得我們父母那一代怎麼會這樣?我們現在的很多缺點都反射了他們影子。那既然改變不了父母不如從我們自身做出一些調整?現在的你可以回想一下你最討厭父母做出的什麼事情?一直到現在都影響著你?那發生這件事情的時候到底發生了什麼?父母真的是這樣嗎?還是你自己用你自己的視角記錄了當年的事情呢? (個人想法,不要太介意)我自己也有過相同的經歷對於父母一直有心結不過最近通過一些事情完滿的之前這些不愉快,我可以敞開心來對待我自己的孩子和父母。

這節目說的畢竟是普世的東西,並不是個例,也不是個別群體,而是在一個平均水平相對健康的,如果說個例,這節目做十期也做不完。我理解你,但是你也要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考慮,為什麼他們不談一談你的痛苦經歷?因為人家不是只對你一個人的節目。輸出的都是智慧,不是抱怨。 

所有的一切,都基於父母的智商和情商以及超強的學習能力,如果不基於這三點,只能是邯鄲學步。但是具備了這三點的父母,孩子也不會差。所以教孩子還是從提高家長自己開始吧。對於於“損”孩子,我覺得這是一個思考角度的問題。大人小時候損孩子確實可能會讓這個孩子在未來抗損能力提高,但是這個孩子未來會不會對自尊的感受度低了呢? ?會不會在面對不公平欺壓的時候會麻木呢,會想息事寧人呢?會不會遇到歧視的時候會忍氣吞聲呢? 

 我覺得我小時候都沒有自己拿主意的時候,都是大人說了算。這樣把小孩的思想從主動變成被動。這對一生都有影響。所以現在工作中我就很難去積極爭取我的想法,拗不過別人就算了,隨便。我小時候也經常挨打 做錯事挨打沒有記仇的 現在回想起來僅存的幾次挨打的記憶都是因為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

這個得兩說。小孩的長大過程是需要父母引導教育。他一點不聽你的,走歪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但這些都有前提,

一,大人自己要是正的。

二,大人要有尺度。

小時候管得多,長大就要慢慢放手。到了成年基本只能給建議了。 他們討論的聽父母主要是成年前。而且也說到青春期就要聽孩子的理由,充足的溝通。 如果你覺得,父母養了小孩,從小就不在乎他要不要聽自己的,完全順從小孩那也很可怕。小孩根本不知道要什麼。我兒子6歲時怕水,不要去游泳。我們希望他學游泳,就還是帶他去。哭著不去,我們抱著他看別人玩。看夠了,他才願意下水。現在愛得不行,每週都要去

在孩子小時候貶損孩子,只會造成人格缺陷和自卑心理,孩子在沒有建立自信心的階段,如果你貶損他,只會造成他的自我厭惡,長大後只會更敏感偏激自卑,孩子必須多鼓勵多誇,看看國外的家長是怎麼教育孩子的,國內上幾代人真的是擺脫不了這種糟粕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從小被道德綁架了。我媽就會經常和我說“長大後越有出息的不會記父母仇,往往記仇的都是沒出息的”中國父母先學會怎麼尊重人吧。和成年人都不太會交流,和孩子更不會,只是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根本就沒有當做一個獨立的人來尊重。我認識的大部分美國人心理都很健康,情緒比較穩定,也懂得尊重,這和家庭教育關係很大。他們在物質生活中把孩子當小狗養,在精神生活中把孩子當人對待,中國父母正好相反。美國孩子只穿個紙尿褲在地上滾赤腳跑來跑去和狗一起玩根本沒人管,可以鍛煉他們的意志,但是如果他們情緒有問題,就一定要談一下交流一下。美國的教育並不是沒有懲罰的部分,只是不是用體罰和貶損自尊的方式。請中國父母先學會尊重吧,小孩長大了才懂得尊重別人。從5年級到大學畢業工作這段時間的自卑要一輩子的奮鬥來治愈。

三位老師之所以覺得自己經歷過家長的打罵依然正常成長得以“脫敏”,是因為他們是打罵教育的倖存者。還有更多更多不幸的人,有些在評論裡,有些可能在用一生治愈自己,有些可能已經淹死在過去

看之前翻了一下評論,但是看完節目,發現的和評論裡面大多數理解的有出入。李教授說的三歲左右立規矩,六歲以前管好。十二歲以後青春期父母要學會服軟,不能囉嗦孩子,讓孩子自己管自己。她同樣也說過:父母最好不要打不要罵,但是也不要走開,對父母也是有要求的,而且要求更高,要說話算話,不可以騙孩子,可以協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有進有退。父母教育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要有不同的方法。李教授並不支持“打聽—比較—貶損”這種父母因為自己的壓力,將壓力轉移到孩子的身上的教育方法。其實感覺李教授講的方法對父母要求很高,因為首先要聽得懂

主要是大多數父母都處於溫飽線上,還在為生存掙扎。哪有這麼多時間最心理建設。如果是自己養育,孩子長大後父母給的建議或者跟他溝通,他能聽進去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如何和孩子建立一種關係,一種契約精神。其實孩子的心理覺醒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發生了,這一點已經隨著社會發展逐漸明顯。我覺得不能完全去壓制,或者制定規則,應該相互有一個信任的建立

我覺得這個青春期和孩子衝突這個口子,可以看出家長其實不願意學習和成長,也和歷史背景有關,大部分人都沒受過教育。同理心氾濫沒辦法立規矩的人也許可以從訓練狗狗做起,有規矩了之後就可以圍繞人與人的互相尊重的這個核心來了。可是好像訓練狗狗也需要打

為人父母,真是少點智慧都不行啊!

請問西方人抗打擊能力比你中國人弱嗎?別人是在鼓勵中誇獎中成長起來的。

西方人的絕大多數都是善意的對待陌生人的,而中國人呢?

請不要找藉口了,說什麼社會經驗惡意導致的,說這話的也不想下這種藉口是多麼弱智?社會的惡意又是從何而來的呢?中國任何人只要稍微有點權利,就會利用來捉弄別人為樂(並非一定是因為利益訴求)是什麼導致民族性的心理變態扭曲,以整人為樂呢?我的看法就是童年時期的心理陰影。

把人當人在等級社會是個大問題 不止兒童教育 家長是全世界最重要卻不需要持證上崗的職業  真是諷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房奴生活30年 的頭像
    房奴生活30年

    房奴生活30年

    房奴生活30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